中国汽车制造商的价格战和产能过剩损害了财务状况

Connor 欧意交易所 2025-07-11 2 0

中国汽车制造商的价格战和产能过剩损害了财务状况

路透社7月10日报道:中国汽车行业正受到产能过剩和长期价格战的困扰,这引起监管机构和行业高管的警惕,他们警告称,这种动荡正在损害该行业的长期生存能力。

据国家媒体本月早些时候报道,中国高层领导已承诺加强对大幅降价行为的监管,并支持有序淘汰落后产能。

伦敦证券交易所对总部位于中国的33家上市汽车制造商的数据显示,过去六年中,关键财务指标普遍恶化,凸显了2023年开始的残酷价格战的影响。

数据显示,汽车制造商向供应商和其他短期债权人付款的平均时间从2019年的99天延长至2024年的108天。

6月1日,新规定生效,要求大公司在收到货物、工程服务或材料后60天内结清款项。

DGA-Albright Stonebridge Group驻华盛顿合伙人Joerg Wuttke表示,欧洲和德国供应商通常会在40至50天内付款。

他说:“这项(新规定)将强制推行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并从根本上阻止这些汽车制造商将其供应商变成银行家。”

伦敦证券交易所的数据显示,在主要品牌中,顶级电动汽车销售商比亚迪在2024年平均需要127天来支付供应商和其他短期债权人的款项,高于2019年的81天。

当被问及数据时,比亚迪表示,到2024年,其支付给供应商的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的平均付款期将从2019年的139天下降到127天。

伦敦证券交易所的数据显示,吉利汽车的付款期也从2019年的139天增加到2024年的193天。吉利拒绝置评。

长城汽车逆势而上,将付款周期从2019年的115天缩短至2024年的94天。该公司没有回应路透社的置评请求。

尽管经销商抱怨许多公司为了达到高销售目标而倾销汽车,但到2024年,该行业的总库存水平仍比2019年增加了一倍多,达到3700亿元人民币(515.5亿美元)。

去年,汽车制造商的总债务较2019年的水平飙升56%,达到9590亿元人民币。债务权益比中值上升了21个百分点,达到51.3%。

该行业的平均净利润率将从2019年的2.7%降至2024年的0.83%。

然而,比亚迪的利润率从2019年的1.7%提高到了5.4%。这家生产汽车和手机零部件的公司将利润率的提高归因于其业务结构的变化,因为在此期间汽车相关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从49.5%增长到了79.4%。

蔚来汽车和小鹏汽车是中国最知名的两家电动汽车品牌,在33家公司中,它们的付款期限最长。两家公司对供应商和其他短期债权人的付款期限分别延长至223天和237天。

尽管两家公司的负利润率在此期间均大幅改善,但仍然持续处于亏损状态。蔚来表示将承诺在60天内向供应商付款。

小鹏汽车表示,其现金流动性持续改善,并提到其首席执行官何小鹏上周四在一次媒体活动上的讲话,即该公司也将像其他公司一样,努力尽快履行在60天内向供应商付款的承诺。

评论